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福建这5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

来源:开云体育app下载官网手机版    发布时间:2025-02-07 04:25:05

  1月3日,福建省市场局发布2025年第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检出41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有5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

  抽检信息数据显示,这5批次不合格食品分别为邵武市福泰超市有限公司建瓯分公司销售的莴笋干(购进日期为2024年9月22日),柠檬黄、亮蓝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漳州点石成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的浮宫杨梅(订单日期为2024年5月22日),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糖精钠(以糖精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福州市马尾区宏润水果店销售的新鲜橄榄(订单日期为2024年11月25日),三氯蔗糖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福安市桃之夭夭水果店销售的凤梨(购进日期为2024年10月22日),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惠安县尚鲜水果超市销售的龙眼(购进日期为2024年11月8日),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柠檬黄是一种酸性合成着色剂,大多数都用在饮料、果酱、蜜饯凉果等食品。少量柠檬黄会被人体消化代谢排出,但其没有营养价值,长期食用柠檬黄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 2760-2014)中规定,干制蔬菜中不得使用柠檬黄。柠檬黄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工艺流程中,为了改善产品色泽而超范围使用。

  亮蓝又名食用蓝色2号,水溶性非偶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干制蔬菜中不得使用亮蓝。干制蔬菜中检出亮蓝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产品色泽超范围使用。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一种广谱食品防腐剂,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体内多种氧化酶,长期大量食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标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杨梅中不得使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杨梅中检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超范围使用该添加剂。

  糖精钠是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在人体内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大部分经肾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但如果长期摄入糖精钠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杨梅中不得使用糖精钠。杨梅中检出糖精钠(以糖精计)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度而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甜味剂之一,也是最接近蔗糖的一种甜味剂。三氯蔗糖热量低,不容易产生龋齿,安全性较高。橄榄中三氯蔗糖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单位为增加产品甜味超范围使用所致。

  甜蜜素,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甜味剂之一,其甜度是蔗糖的40-50倍。长期摄入甜蜜素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一定危害。凤梨中检出甜蜜素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单位为增加产品甜味,违规添加甜蜜素。

  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残留。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摄入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中二氧化硫的最大残留量为0.05g/kg。

  针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开展核查处置,督促生产经营者履行停止销售、下架、召回和公告等法定义务,依法查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没有经过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

  今日导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任总工程师、食品安全总监亮相;5斤整装车厘子复秤少半斤;网传某糕点品牌鸡蛋糕吃出钉子(2025年01月03日)

  今日导读:知名超市回应车厘子J级冒充3J级;劣质宠物粮公司违法使用添加剂被罚;有俄罗斯商品馆货架标签已注明产地(2025年01月02日)

开云体育app下载官网手机版
手机:18805360531 张经理
电话:0536-5318396
传真:0536-5318396
邮箱:405815902@qq.com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